畅想华章传临>灵异小说>为官 > 第22章第二十二章又一个太子爷
    列车在铁轨上发着阵阵单调的轰隆声向前行驶着,那种摇摇晃晃中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在这已是春意盎然的下午显得异常强烈,杜言坐在卧铺车厢外走廊靠窗的椅子上,看着外面匆匆掠过的片片风景,心中却是在想着在自己离开之前所做的那些安排。

    除了开了个小圈子里的会议,把自己离开之后新区的调子定下来之外,杜言终于做出了关键的决定,让苏倩在单位里办了停薪留职。

    为了这个,顾卫芬是很不高兴的。在顾卫芬看来,杜言成了县委常委,那自己一家就更算是一脚踏进了官家门,那是怎么也不能再离开的,不但如此,如果不是苏倩的父亲劝阻,她更是早就撺掇着苏倩给她爸爸也调动一个好工作了。

    没有想到,还指望着女儿能接着男朋友的光混个更好的工作,至少也要是个事业编制,可谁想到杜言居然暗地里鼓动着女儿办了停薪留职,这让顾卫芬知道之后就又是一通大哭大闹,吵个没完。

    可这次苏倩却没听顾卫芬的话,她很倔强的告诉顾卫芬,停薪留职是自己的决定,当她顺便告诉家里已经决定去东海市求发展时,顾卫芬完全被女儿这胆大包天的行为吓住了。

    倒是苏倩的父亲苏国忠,在听了女儿的话之后犹豫再三终于点了头,苏国忠已经看出来女儿这次是真铁了心了,而且在听说女儿是去东海市给一家大公司工作之后,苏国忠的心思也就活了起来。

    苏国忠也知道女儿做出这个决定,其中肯定有杜言的原因,虽然不明白杜言为什么要这么做,可仔细一想杜言在这两年中就从一个小小的文化馆小干事变成了副处级的县委常委,手握实权的新区主任,苏国忠就觉得杜言这么安排肯定是有着某种别人不能想透的打算。

    所以在安抚了顾卫芬之后,苏国忠算是默许了苏倩停薪留职的决定。

    于此同时,杜言也已经和乔洛蔚商量好,把苏倩安排在华昌集团在东海市的办事处,而按照杜言与乔洛蔚之前商议的结果,苏倩在东海市的工作就是暂时负责做一些关于股票市场的调查。

    杜言有信心引起乔洛蔚对股票市场的兴趣,虽然在他的记忆里华昌集团由于特殊的背景一直没有上市,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华昌对股市这个到处都是肥肉的新兴市场没有兴趣,实际上宋家的老爷子早在旧社会的时候就是一个鼓捣金融资本的行家,甚至正是由宋家老爷子策划,对当时的国统区展开了行之有效的金融战,为最终瓦解敌人的经济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可也许正因为如此,华昌在国内股市上反而显得很低调,甚至可以说是远而敬之,这不能不让杜言在纳闷之余心生警惕,他知道宋老爷子也许正是因为太了解国内的经济内幕,反而不愿意自己的儿女掺和进这场往往最终是有败无胜的赌局,不过杜言也知道,做为宋家颇为优秀的第三代,不论是宋嘉逸还是乔洛蔚,应该更多的是从利益角度去看待股市这个在国内还刚刚兴起的东西,这从他和乔洛蔚通过电话之后没有两天,就接到她答应让苏倩去东海市就可以看出来。

    到了这时,杜言已经隐约猜到宋家让乔洛蔚到河西省来的原因,按理说宋嘉逸其实才是来河西省最合适的人选,只是宋嘉逸毕竟是宋家响当当的大少爷,如果让他到河西省来,很可能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发现宋家准备在内地做的那些事,这对于一向低调又总是喜欢抢占先机的宋家来说并没有好处。

    而乔洛蔚就显得低调的多,这位宋家的大少奶奶据说很少在京城的上流圈子里出现,再加上她的丈夫宋家来独特的身份,就更是显得神秘而又不易被外人所知,更重要的是,乔洛蔚显然拥有着足以担当这一重任的能力,这为宋家在未来振兴内地的跨省经济桥的战略上抢占先机奠定了异常深厚的基础。

    也许也正是因为这个,乔洛蔚才会对平陵重机厂的改制产生了那么大的兴趣,毕竟这件事对宋家在未来的内地战略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

    也许宋家缺少的正是这样一个插手河西省的机会吧,杜言心里琢磨着。想到之前听到的宋嘉逸的父亲国家计委主任宋国平与乔洛蔚的通话,他忽然觉得也许正在河西发生的事情,正是宋国平希望看到的,毕竟在杜言关于后世的记忆里,当时时任国家计主任的宋国平,与现在正以副总理的身份主政国务院的那一位,关系似乎颇为微妙。

    想到这些,杜言微微有些烦恼,他知道机械工业部部长隋建超是那位关于大部改制的积极拥护者,事实上工业口几大部委合了又分分了又合的折腾了好几次之后,隋建超却始终稳坐钓鱼台,谁也动不了他,只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隋建超之所以那么坚定的支持大部改制,说他没有得到保证他权力的许诺,杜言是怎么也不会相信的。

    而这一次,隋建超的女婿张文亮在平陵重机厂改制上所做的一切也让杜言隐约看到了一条若有若无的脉络,那就是某些人显然已经对内地重工业基地产生了兴趣,而这种兴趣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链条。

    杜言知道现在的自己不要说根本没有资格和这些人对抗,甚至如果是想做仗马一鸣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个身败名裂,可是现在局势却已经起了个很大的变化,如果说之前宋家虽然也看重了内地的发展趋势,从而早早就由宋嘉逸和乔洛蔚开始试探着在内地打开局面的话,那么现在的宋家,显然已经深深的搅进了河西省这场争夺利益的狩猎场里,同时随着杜言引动重机厂改制审评这件小事引起的蝴蝶效应,从崔建斌下令让耿真参加审核小组开始,包括河西省常务副省长杨伟权在内的国内上层势力,已经开始了一场激烈的角逐。

    杜言深深的吸了口气,现在的局面正是他希望看到的,虽然他自己现在还无法与这些庞大的利益集团抗衡,可是他却成功的引起了几个不同集团之间的争夺。

    所谓的平衡也就是在这种争夺之中形成的,在谁也无法奈何谁的情况下,正因为这种斗争中的平衡,某些人的吃相才不会太难看。

    想到这些杜言嘴角挂起一丝微笑,他想起了之前乔洛蔚叮嘱他不让他再插手管重机厂的事情,想来那时候乔洛蔚已经知道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而她的叮嘱现在回忆起来可见是颇具善意的。

    只是即便聪明如乔洛蔚,也不会真正明白杜言为什么要把苏倩送到东海市去,虽然她多少算是猜到了一点。

    在离开之前,杜言叮嘱苏倩到了东海市一定要做几件事,这其中一件就是拜访他在沪大一位老师,而这件事的重要性对杜言来说丝毫不逊于让苏倩在华昌集团的名义下,展开对那些所谓行政股票进行低价吸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