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华章传临>灵异小说>为官 > 第16章第十六章夜谈
    这天晚上,李培政以下棋的名义拜访了丁秉先。

    不过那盘棋两个人除了开局的车马炮走了几步之后,一直到李培政离开都没有动上一动。

    整个晚上,李培政都在倾听着丁秉先关于对平陵的介绍,不过丁秉先却始终秉承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本分,对于一些只是流传的道听途说,也是事先说明,更不轻易揣摩臆测。

    这对李培政来说帮助的确很大,至少让他这个外来户多少对平陵的大致状况有了个小小的了解。

    说起来平陵的情况也不是很复杂,九十年代初,随着改革的深入,做为一个资源交通都不发达的内陆省份的城市,太华显然已经滞懈与沿海城市的发展规模,而平陵做为太华市三县一区里最边远的一个,很大程度上几乎就要被人遗忘了。

    如果不是县委书记这张宝座的确吸引人,很多人甚至想不起还有这么个地方。

    而平陵县里,现在的势力最大的无疑是县长郭松林。

    自从老书记退下去之后,原本和老书记走的很近的郭松林几乎是毫无悬念的接收了老书记留下来的原班人马。俨然成了平陵最大势力的代表,而县委的九个常委里面,除了武装部长一如惯例的不轻易牵扯进地方问题,还算中立之外,可以说都是郭松林的人。至于常委里虽然垫底,却掌握着实权的县委办主任涂向东,则是当初老书记,现在郭松林公认的铁杆手下。

    这个消息对李培政来说是很糟糕的,作为一个新任县委书记,如果说连自己的县委办主任都掌控不好,那么他不但是政令不出县委大院,甚至可能连他的办公室都出不去。

    这让李培政真正感到了工作无法展开的艰难。

    如果说之前对来平陵这个之前是因为偏僻,后来干脆就是因为当地官员的铁板一块的地方任职还没有完全清楚的看到其中的困难,现在他已经感觉到自己似乎陷入了某个巨大的漩涡之中。

    李培政在政治上有抱负,或者说是野心,他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个想法真正实现,更想让自己的印记留在任职的地方,不过这样一来他知道自己难免就要与郭松林,或者说是平陵当地势力正面较量一下了。

    “秉先,你想过再次出来工作么?”

    李培政和丁秉先坐在丁家的葡萄架下一边喝茶一边试探着问。

    “我这不是就在您李书记的领导下工作么?”丁秉先打了个哈哈。

    “我是说,再出来,”李培政没让丁秉先溜过去,而是干脆把话调明了“秉先,别人不了解你可我了解你,你不是这个样子,你真的认为自己就能在平陵通讯这种清闲地方呆一辈子,真不想再有一番作为?”

    “我还能做什么,儿子都这么大了,”丁秉先透过窗户看着房里的丁宏伟,眼中闪过一丝慈爱“培政啊,我是怕啦,栽一次跟头就够了,政治这个东西,不是我能搞的。”

    丁秉先早年间曾经在太华市计委里担任过办公室主任,当时有消息说,他很很快就能升副主任,不过不知道因为什么就忽然丢了官。被从太华市计委办公室主任调回到他的老家平陵通讯担任主编,这种明显被贬是任何人都看的出来的,这就让丁秉先从此意志消沉,再也没有振奋起来。

    “可我看你还是不甘心啊,”李培政说着从随身包里拿出了一份最新的平陵通讯“看看这篇署名老骥的讨论平陵经济发展的文章,我怎么看着和你的文风如出一辙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秉先,你还是不服气呀。”

    听到老同学略带调侃的点明来意,丁秉先轻轻叹了口气:“培政,你也知道当初我年轻气盛,真是意气风发,总认为自己能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不负当代大好青年的人生使命,可我的结果是什么你也看到了。这些年我是真心灰意冷了,不就是个混么,大家都在混,和那些贪污**的蛀虫比起来,我觉得自己算是清高的了。”

    “秉先,那是之前,现在不一样了,”李培政略微有些激动,刚刚上任县委书记的锐气和天生的方刚让他很不赞同丁秉先这种知天命的态度“之前国家因为出现那么多的贪腐经过了一场动荡,可现在我们不是正在逐渐转变么,你有抱负有能力,为什么不能出来工作,你就想这么消沉下去?你这样给孩子的影响也不好吧,宏伟我看着就不错,你让他出去闯闯也没什么不好。”

    丁秉先看着意气风发,颇有点指点江山架势的李培政,只是轻轻一笑:“培政,作为老同学我还是要劝一劝你的,你这人太直,做事方正,这是好事可是有时候刚则易折啊。你让我出来,这也不是不可以,哪怕是看在老同学的面上我也要帮你这个忙,不过担任职务这种事就算了,更何况我不是还给你推荐了个人才么?”

    “你说杜言?”李培政微微一笑“这小伙子脑子不错,也很机灵,不过你说人才未免过了点吧,我承认他写的那篇文章不错,不过毕竟还太年轻。”